
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成都報道
熊貓杯賽三場,中國U22國家隊取得1勝1平1負,最終榮膺亞軍,看似結果尚能接受,但取得這番成績的背后,球隊上下亦是消耗不少,甚至損兵折將。而這,已悄然成為主帥安東尼奧心目中的一根刺。
表面上看,問題似乎不是太大。但戰罷整個賽事后,安東尼奧仿佛倒吸一口涼氣:“關于我們隊一個不好的消息,就是傷病情況(增多)。”最后一場,面對烏茲別克斯坦國青,他本打算給予多名主力輪休,甚至也為此大面積調整首發:“我們需要照顧球員們的身體健康問題,保護他們,因為健康還是很重要的……”話音未落,在出席賽后新聞記者會之前,他卻接連收到“噩耗”。
蒯紀聞的左臂傷勢較重,疑似骨裂,上半場剛踢完,安東尼奧便用王博豪換下他。而兩位浙江隊后衛劉浩帆和張璦暉,也在比賽尾聲接連負傷。這其中在傷停補時階段,前者被抬出球場后,曾一度回到內場想要繼續投入比賽,卻終究因無法堅持而再一次傷退。事后據悉,他的膝蓋內側副韌帶存在一些傷情,有可能將休戰數周。而張璦暉的情況,聽上去就更加讓人揪心——鼻骨骨折。19日下午回到杭州,他就已開始緊急聯系當地的醫院。在準備進行復查的同時,還要火速訂制一套面具使用。
但實際上,經歷了三場熊貓杯鏖戰,U22國家隊的傷情也不僅局限于這三人。比如胡荷韜,踢完前兩場后,他就感覺到腿部有一些不適,存在輕微拉傷跡象,于是,安東尼奧決定讓他在第三場輪休。顯而易見的是,在比賽前,這位西班牙人就已經察覺到種種不妙。
本期集訓,中國U22本打算集結最強人馬,在U23亞洲杯開打前,進行一次系統性的高質量熱身,但不曾想,傷病從一開始就伴隨中國隊左右。一個客觀現實在于,目前正在接近賽季尾聲,不少球員經歷近一年的洗禮,身體狀況已進入疲勞期。尤其是諸多U20跳級生,諸如蒯紀聞、王鈺棟、彭嘯等,從今年1月初備戰U20亞洲杯開始,就幾乎沒有休息過,難免會有傷病發生。而另一個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,就是在于以安東尼奧相對兇悍、注重對抗和拼搶的戰術,確實容易產生更多的消耗,尤其是在大賽之中。
就好比本屆熊貓杯,中國隊是三天一賽,日程節奏恰好與明年初U23亞洲杯完全一致。然而越是踢到后面,球隊的體能和傷病問題愈為明顯。包括戰至最后一場,蒯紀聞、劉浩帆和張璦暉連續負傷,很難把此簡單歸為“只是一個巧合”。或許也正因此,安東尼奧賽后在強調備戰U23亞洲杯時,專門提到球員們的身體狀況:“在這種比賽中,隊員的身體狀況是非常重要的,我們指的是身體達到最佳狀態。”畢竟兩年前的U20亞洲杯,中國隊在1/4決賽被韓國隊淘汰,就是輸在持久戰上;當然在那場比賽中,陳哲宣和拜合拉木的停賽也是影響巨大。
根據計劃,U22國家隊將在12月7日在肇慶集結。目前來看,劉浩帆、張璦暉和李新翔的傷病,預計并不會影響到U23亞洲杯正賽,但彭嘯的恢復情況還有待觀察。另外就是蒯紀聞,究竟是采取保守治療亦或接受手術,其決策也會影響到康復期長短。